什刹海火神庙为什么有狐仙堂?
有狐仙救人的传说
火神庙位于北京什刹海旁。始建于唐贞观六年(632年),称为火德真君庙。元至正六年(1346年)重修,明代万历三十三年(1605年)重修,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与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两次重修,改为琉璃瓦。庙内有殿宇楼阁三重,早年供奉火神、关帝和玉皇。这座火神庙是京城最早,也是唯一的***庙宇。
恭王府旁边的公园?
柳荫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,在恭王府附近。是北京市市内唯一具有田园风光的山村野趣公园。公园占地面积17.47公顷,其中水面约7公顷。公园共栽植30多个品种柳树,故称为柳荫公园。
恭王府旁边好像没有公园,向东一点是什刹海,什刹海是老北京代表性的景点之一,有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,还要敕建火德真君庙。现在什刹海也是北京网红打卡地,夜生活也是很丰富的,如果想要逛老北京胡同可以去那里玩一玩,感受一下老北京的风情。
太和殿经过四次重建,犹存近六百年,为何到康熙时才得以涅槃重生?
北京故宫是参照南京明故宫修建的。古人将天空分作三个区域,分别为太微垣、紫微垣和天帝垣。紫微垣位于天空中央,是天帝所居之处。而明朝将皇宫取名为“紫禁城”,即有把皇宫作为天下中心的意思。
太和殿(明朝称作奉天殿)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殿,面积有2380平方米。将太和殿建造在紫禁城的中央,也是皇权的象征。太和殿曾遭遇四次焚毁,三次在在明朝,一次在清朝。既有天灾造成的,也有人为疏忽所致。
太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建成,最初称为奉天殿。到了嘉靖年间,又改称为皇极殿。清兵入关后,在顺治二年改名为太和殿。明朝时,太和殿是用作皇帝举行盛大典礼时所用的场所,直至清朝也一直沿用,清初甚至将殿试也设在此处。
康熙元年正月初九日(1661年),6岁的康熙在太和殿即位登基。六年后的七月初七,同样是在太和殿,康熙正式亲政并大赦天下。因此,太和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(1680年1月),太和殿第四次失火。康熙认为“殿廷告灾,乃上天示警”,朝廷各项重大典礼改在太和门举行。工部上奏康熙,要求速行估计太和殿工程,备料以待重建。
而此时正值平定三藩之乱的关键时刻,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湖南、广西仍未收复,各路大军所需军费庞大。关键是江山社稷才是重中之重,若此时再耗费人才财力修复太和殿显然是本末倒置。因此,康熙对工部所奏,只回了“著候旨行”。
一年后的康熙二十一年冬,三藩平定。紧接而来的,是康熙决定***,彻底解决大清最后的心腹大患。同年九月,工部再次上奏“太和殿为天下万国之观瞻,必应修造”。
康熙鉴于三藩平定后财政已大为舒缓,且在攻台方面,福建总督姚启圣向康熙帝推荐施琅,攻台准备正有条不紊地进行。这次,康熙同意工部的奏请,先行到各地釆购木料。
工部再提议“建造太和殿需用楠木、杉木甚多,宜***取***办与捐助双管齐下”。随后,康熙下谕,***办木料以不扰民为前提: “四川楠木多产于崇山悬岩,***取甚难。必致有浆土司,且来京甚远,沿途地方亦恐滋扰。著传四川巡抚,免其解送。”
康熙重修太和殿时,并没有沿用明朝的建造方法,而是启用新工艺。首先,摒弃以砖、石、灰土或素土的做基础的传统,地面的基础部分一律改用城砖满砖埋填;
太和殿,俗称金銮殿,是明清古代宫殿建筑,东方三大殿之一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。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,1416年,明成祖迁都北京的时候仿照南京都城所建。现在位于故宫景区内。
自建成之后,多次被焚毁重建,在明朝的永乐,嘉靖,万历年间都被焚毁,然后会利用几年时间在修复和重建。直到崇祯年间,李自成攻占北京,焚毁紫禁城内大部分建筑。后来清廷从龙入关,顺治开始修复部分主路。
然后呢康熙十八年再次失火,康熙22年下令翻修,历时16年,康熙38年修复完毕,现在的太和殿就是基本上保持了当年的原样~
我认为当时康熙下定决心翻修的原因有几点
1.大清***入关几十年了,而且清***是比较注重皇权威严的,紫禁城是皇帝的住所,就应该有自己的威严,所以不能有破损,经济和朝廷内部已经趋于稳定。
2.太和殿在清朝的时候一般用于举行盛大典礼,如皇帝登基即位、皇帝大婚、册立皇后、命将出征,此外每年万寿节、元旦、冬至三大节,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,并向王公大臣赐宴。清朝是比较注重仪式感的朝代。
太和殿俗称金銮殿,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,东方三大殿 之一。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。太和殿这座地位最尊贵的宝殿,在明清历史上,却被焚毁过四次。
第一次是明永乐十九年(1421年)正月初一日。奉天殿(太和殿)举行盛大朝会,庆祝北京宫殿正式启用。永乐皇帝召见钦天监管时间的漏刻博士胡奫(yūn),让他占卜三大殿吉祥。胡奫受命占卜后,跪着奏道:“某年某月某日午时,三大殿当毁!”就是说,永乐十九年(1421年)四月初八日午时,奉天殿、华盖殿、谨身殿会遭火焚毁。这里说的午时,是指11点到13点,午正是12点。
永乐帝听后勃然大怒,下令把这位胡博士下狱。过了正月、二月、三月,三大殿都平安无事!到四月初八这一天,永乐帝静心地等待正午的时刻。报时官员奏报:现在是午正时刻!永乐帝既高兴又愤怒——高兴的是三大殿太平无事,愤怒的是胡奫胡言乱语,扰乱官心、军心、民心,也扰乱朕心。这时,狱卒报:以正午无火,胡奫在狱中服毒而死!但正午刚过三刻,突然接到奏报:奉天殿雷击着火了!三大殿都着火了!胡博士狱中***,永乐帝深为惋惜。
第二次是在三大殿重建后,明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四月十三日,惊雷引火,三殿尽焚。这是三大殿第二次被雷火焚毁。为什么三大殿连续两次遭雷火焚毁呢?那时候古人不懂避雷针的科学知识,北京夏秋时节多雷雨,宫殿又是高大木结构,于是宫殿发生多次被雷火焚毁悲剧。
第三次是在明万历二十五年(15***年)六月十九,归极门(熙和门)起火,火势蔓延,三殿再毁。这次三大殿仅在嘉靖、隆庆、万历三朝,使用了40年。
第四次是在康熙十八年(1679年)十二月初三日,太和殿火灾。(《清圣祖实录》卷八十一)这次大火是由御膳房起火,火乘风势,金銮大殿,化为焦土。四名宫监责任人,被处以绞刑。这一年,吴三桂叛乱、北京大地震、太和殿大火。